我們選擇學習,是因為學習就是我們的內在生命力,決定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人,擁有怎樣的生命狀態。而學習的能力,也是一種改變生活和境遇的能力。
六個有關學習的經驗總結,幫助熱愛學習的你打開新的視野。
人都有避難趨易和急于求成的天性,然而,真實的學習規則是,要想摘得理想果實,必須保持耐心。學習進展和時間的關系,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種簡單線性關系(學多少是多少),而是呈現一種波浪式上升曲線。
剛開始進步很快,然后速度會變慢,進入平臺期的累積,到了某一節點后,才會攀升到下一個快速上升的階段。了解這一規律后,我們就能在遇挫或停滯不前時,擁有堅持的定力。不會因自己進步緩慢而沮喪,也不會因別人成長迅速而焦慮,畢竟每個人所處的學習階段不同,只要不放棄,每個人都能抵達向往的高度。從這個角度看,耐心不是毅力帶來的結果,而是具有長遠目光的結果。
學習像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。無論是記單詞還是數學公式,你對它們記憶得越深刻,理解得越透徹,你對它們掌握得就越好。想要提升學習能力,其方法正是不斷明確核心難點,花時間去梳理、分析,然后逐步攻克,杜絕模糊。清晰,也意味著要有詳細的計劃,建立秩序感。因為,人如若沒有足夠明確的指令或目標,就很容易選擇安逸,可量化的任務進度,不但會減少學習過程中的不安,還能通過階段化的獲得感催發新的激勵。
在學習層面上,高手與普通者的區別不僅體現在勤奮的程度上,還有努力的模式上。專注,是提高效能的利劍,有研究人員指出:在短時間內投入100%的精力比長時間投入70%的精力要好。精力越集中,我們的感知越細微,越能迸發豐富的靈感源泉。所以只要開始學習就全力以赴,盡量保持極度專注的狀態,哪怕時間很短也是有意義的;一旦發現自己開始因為精力不足而分心走神,就主動停下來調整片刻。
是否及時、持續的反饋,是產生學習效果差異的關鍵。現實中,不少人一味地努力堅持,苦苦地“學學學”,收效卻不明顯,時間久了,丟失了學習的動力和樂趣。他們缺的不是刻苦,而是為自己建立正向的反饋。就學習知識而言,獲取反饋最好的方法是進行自我測試。就像一個道路檢修工人,對已有路段進行檢查、修復或強化。學習時,我們也要通過主動測試回望,看看自己消化了多少內容,能否把概念明白地講出來,能否將新知和已知聯系起來……找出薄弱環節,重新修繕鞏固,為接下來的學習旅程夯實路基。
學習不是一時一刻的激情,而是漫長未知的探索,我們要有足夠的心理容量去接納過程中跳躍的各種可能。尤其遇到困難時,要保持好的心態,允許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;允許自己進步緩慢,甚至反復失??;允許自己花更長的時間去練習。在標準上想得高一點,在期待上想得低一點,放下功利的包袱,輕裝上陣去迎戰,就能學成或做成夢想的事。
人類大腦中有鏡像神經元,它會讓我們無意識地模仿身邊的人和事。當看到別人收獲某項新技能時,我們去學的可能性更大;當身邊的人成天無所事事、安于現狀時,我們也很容易滑入跟隨。理想的學習環境,要盡量向優秀的人和事靠近,熏陶自己的思維和言行,產生與之并進的念頭并愿意去努力。此外,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精神環境,讀書是用最低廉的成本獲取最優質成長的途徑,是所有人升華自我的利器。通過閱讀,我們也將獲得選擇的能力,幫助自己奔赴更加遼闊、燦爛的遠方。